云海物联智能家居为什么选择自主研发的E+系统协议? 二维码
228
发表时间:2018-05-23 17:02 云海物联智能家庭智能家居产品及方案,类型丰富多样。主要涉及智能家居网关、智能开关、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插座、智能门窗、智能门锁、智能环境、智能遥控、智能健康、智能语音、智能家电等多个系统领域,产品备受用户青睐,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均支持E+协议。目前众多智能设备都采用了 Wifi 和蓝牙技术,云海物联为什么却自主去研发E+协议呢? E+是什么? E+是云海物联自主研发的基于Wi-Fi+2.4G的无线组合解决方案,定位于智能家居无线控制,整合了 Zigbee、Z-Wave等协议的优势,优化了协议复杂度,化繁为简,使其更适用于智能家居领域。 E+无线组网技术门槛低、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接入速度快、适于网络的短距离无线互联。提供省钱,方便,智能的无线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真正提供平民化的智能家居生活。统一智能家居标准,整合智能家居资源,所有E+平台的产品可实现互通互联。 蜜蜂之舞 可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ZigBee 协议有些陌生,ZigBee 是一个基于 IEEE802.15.4 标准(2.4 Ghz 频段)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它也不是一个新鲜的产物了,早在 2004 年 Zigbee 联盟就成立了。 就像「Bluetooth」一样,「ZigBee」这个名字的来源也非常有趣。 「ZigBee」来源于 ZigBee 的特点正如蜜蜂的「舞蹈」一样:简单高效。虽然 ZigBee 协议工作在 与蓝牙的点对点传输方式相比,ZigBee 协议的优势在于自组网能力,最多支持 那么为什么 ZigBee 没有普及虽然与市场推广不足有一定关系,但受智能手机蓝牙和 WiFi 的普及影响更大。试想一下,一部智能手机只要装上相应的 App 就能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但如果使用的是 ZigBee 协议,就需要使用适配器或连接控制中心才能使用。 随着近两年智能家居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各类智能家居产品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后,数量将会越来越多,Zigbee 协议才又重新走入了大众的视野。而云海物联在Zigbee 协议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形成了自己的云海物联E+系统。 为什么是E+? 在云海物联智能家居产品中,除了多功能网关,其他众多产品都是靠内置电池供电的,可以持续使用 2 年以上。能达到这么长的续航时间,肯定离不开低功耗的传感器和传输协议。 有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凡是可以接入 220V 市电的智能设备,不需要考虑耗电问题,这时通过 WiFi 连接是最好的选择。但对于体积小、安装位置不固定的物联网设备来说,要想获得长久的续航时间,使用 WiFi 自然是不可行的,而且 WiFi 技术在安全性方面也有所欠缺,这可能会成为悬在智能家居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虽然从蓝牙 4.0 开始引入了低功耗蓝牙(BLE)的技术,但蓝牙也有很明显的短板:连接设备有限(理论上 7 个设备),不能自组网。对于一般的智能单品来说,蓝牙足够好了;但对于致力构建智能家居生态链(大量智能设备同时工作)的云海物联来说,蓝牙肯定是不够的。 而剩下的似乎只有 ZigBee 、Z-Wave 和云海物联E+协议,可以选择了。 更多资讯访问http://www.vanhitec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