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小黑盒秒开指纹密码智能锁”的消息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担忧。有报道称多个品牌的智能锁被一个塑料小黑盒破解,无需指纹、密码,只要将小黑盒放在智能锁附近,便可开锁。对此,不少智能锁商家纷纷自拍用小黑盒对自家锁具进行检测的视频,以证清白。有业内人士指出,该问题仅出现在一些质量低劣的产品中,“请消费者继续信任中国制造,不必为部分质量低劣产品而恐慌。”

智能锁在初始状态(即无密码、无IC卡、无指纹的通开模式)下,可以被“小黑盒”开启。但只要设置了密码、
IC卡或指纹其中任何一个,智能锁便不会被破解开启。而真正使用智能锁的用户和家庭不会存在这样的隐患。
“联网化、智能化肯定会带来以往传统产品所没有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因为过去重功能、轻安全造成的。”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国家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刘继顺博士说,“但两化也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不会轻易逆转。我们只要提高产品标准,提升防护能力,消费者就可以选购到合格安全的产品。”
智能锁到底安不安全?主要看这3个要点

锁芯:超B级才稳妥
国标针对锁芯制订了2个安全级别,分别是A级和B级,这两个级别基本没有安全性可言,于是便诞生了企业标准超B级(也有称C级甚至超C级,只是叫法不同)。无论是不是智能锁也建议使用超B级锁目前超B级锁芯防技术开启时间达到270分钟,而A、B级的数值分别为1分钟、5分钟,所以如果要买智能锁,需选择配备超B级锁芯的产品。
下方隐藏锁孔不安全
市面上不少智能锁会把锁孔设置在锁前面板底部,而不是常规的正面。这种设计说明这个锁孔很可能没真正经过锁芯,而是采用假插芯,很容易被破解。这种设置在门锁面板下方的锁孔可能并不安全因此,购买智能锁时尽量选择锁孔设置在正面的产品,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在选购前要求查看锁面板内部及锁体的结构,看看锁孔使用的是不是假插芯。

锁体:电机和离合器必须靠谱
消费者其实是很难区别锁体的好坏的,其使用材质不易辨别,内在的电机和离合器也不好判断,为选购带来了很多问题。由于电子锁是由电机带动离合器开锁的,所以电机和离合器必须耐用,而且两个部件必须在锁体当中,避免暴力开锁。如果商家没有展示锁体内部的结构信息,那只能尽量选择一些具备一定锁具制造资质实力的厂商。
事件反思:驱除行业低劣产品 急待标准出台
随着消费者认知加强,智能门锁的普极速度会越来越快,这也会催促相应的机构或组织出台相关的标准。目前来看,锁体的标准公安部早已制定出来,所有门锁的企业在锁体部份均可满足相应的标准,但在诸如指纹识别、密码等级、安全芯片处,尚未有标准出台,而这才是造成智能门锁行业乱象的主要原因。标准的制定,可依据传感器或芯片的等级来制定。如:智能门锁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必须是半导体传感器以上的,同时其认假率、拒真率等要有明确的指导标准。除了标准,主要技术或芯片参数透明化也是纠正行业乱象的另一个方法。

锁具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产品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因此,无论何时锁具制造企业都要把产品品质摆在第一位,只有当消费者真正享受到智能家居的简洁操作与超强的防盗报警能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未来,智能安全会变得更加复杂,单一的安全技术无法解决智能锁的安全问题,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多重防盗防破解的技术将是智能锁发展的核心。
智能门锁欢迎访问http://www.vanhitech.com/h-col-340.html